大家看了魷魚游戲以后,說說有什么感想?
本文轉(zhuǎn)載自公眾號: 壹心向凡
《魷魚游戲》的確包羅萬象,隨便選一個角度出發(fā),都會是一篇洋洋灑灑,發(fā)人深省的文章。
這部由流媒體巨頭美國奈飛「Netflix」投資出品的韓劇最近風靡全球,據(jù)說連遠在南極洲的小企鵝如果有Wi-Fi的話,它們也想一探究竟,不知真假。
這確實是一部能滿足到絕大部分人口味的電視劇,無論你是什么身份「18歲以下慎入」,你大概總能找到一個角色一個角度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而共鳴而警醒。
但即便如此,并不說明《魷魚游戲》就一定是部好劇。本評不會在此討論此劇的好與爛,同樣的也不會對本劇作任何形式的推薦偏向性,只說一些令我有所感悟的東西。
1 食指經(jīng)濟,獵奇至上?現(xiàn)在的經(jīng)濟是食指經(jīng)濟,食指未動眼球先行。
所以各種奇葩展示,各種揭秘,各種選秀,各種干貨,各種的各種大行其道「是的,還有各種標題黨,包括我」。
這一切,都是為了取悅我們的眼球,進而驅(qū)動我們的食指。
草蛇灰線,伏脈千里。
你每一次的極大滿足,
每一次的意猶未盡,
每一次的捶胸頓足,
每一次的深表遺憾,
每一次的尖酸刻薄,
還有每一次的不屑一顧……
都是你看不見的背后的絞盡腦汁。
所以,就有了《魷魚游戲》。
如果有這么一部劇: 有節(jié)目性的新鮮刺激,有劇情片的故事飽滿度,有屏幕前觀眾強烈的代入感,如一不小心還能引起社會的深思,你認為會怎么樣?
沒錯,這大概就是《魷魚游戲》效應。
請看看劇中幕后大boss的臺詞:
你知道身無分文的人和家財萬貫的人,共同點是什么嗎?就是人生毫無樂趣可言。
我們受貧窮所限制而無法想象的那部分他們也擁有了,是不是已經(jīng)生無可求?
我們因被貧困按倒在地上反復摩擦得毫無還手之力時,是不是偶感生無可戀?
有些看過本片的朋友可能會杠:「他們明明有的是是殺人犯,有的是詐騙犯,有的是賭徒,還有的是混混,跟貧困有什么關系?」
泥馬,有那么一瞬間,居然覺得貧困這個詞立馬就高尚了起來。
我很不愿意承認金錢是萬能的,但劇中人確確實實就是為了那4*6億韓幣而來,以生命為代價!
為了兼顧我們可憐的自尊心,要不換成受生活所困而走投無路如何?
好了,別去問度娘了,我已幫你換算好了,按照今天的匯率:
1韓元 ≈ 0.00*4元人民幣
4*6億韓元 ≈ 2.*億元人民幣
貧困也好,為生活受困也罷,在劇中大富翁的眼里,他認為都是和自己一樣找不到生活樂趣的人而已。
所以,不如一起來搞事情好了。
然后,這個世界上原本離得最遠的兩種人,一拍即合了。
毫無意外的,弱勢的一方成了玩具,成了賭具,還頂著自愿與平等的帽子。
然后,猶如被操控的木頭人般,在1,2,*后,游戲開始了,向死而生。
大富翁們愛看,你們也愛看。
夠新鮮夠刺激夠吸引眼球了吧?
2 凡事到最后,拼的是人品?要討論《魷魚游戲》一劇,始終繞不過人性的弱點人性的扭曲人性的拷問。
人性的本能是趨利避害,說白了其本質(zhì)不就是丑陋嗎?對于這一點我們無須來“避害”,對吧?
如果要給本劇換個更貼切的名字,我不介意換成《人性游戲》,如果要在前面加個定語,聰明如你比我更明了。
如你所見,《魷魚游戲》領著我們玩了6個趣味無限的兒童游戲。只不過,兒時的獎品是快樂,而現(xiàn)在的獎品則是死亡。
為此,編劇用心良苦。死里逃生的個人戲,如履薄冰的團隊對戰(zhàn)戲,殘酷的結(jié)對PK戲,九死一生的闖橋戲……
如你所想,幕幕錐心,幕幕動容。
編寫刺激的人性游戲劇本,只是方式不是目的,目的是為了獵奇。
劇里對人性中的自私,貪婪,欺騙,背叛等陰暗面的描繪可謂妙到毫巔,能讓你吐出隔年飯,但也不是目的。
我們也看到了,即便在爾虞我詐,你死我活面前,也不乏閃現(xiàn)著信任,感恩,無私,團結(jié),真誠,善良,成全,奉獻,對年老病殘的保護與不放棄等人性的光輝。
在劇中所描繪的極端環(huán)境面前,也許已經(jīng)沒有大是大非可言,唯有生死存亡,而人性陰暗的釋放也似乎變得理所當然。
但有人就是還能把那份良知堅守心間,把那份良知緊緊地攥在手上不撒手。
此外,生死的游戲中其實還留了一扇生門: 任何時候,只要超過半數(shù)的成員同意停止游戲,所有成員都可以立即安排送回家。
這扇生門在最初和最后被申請過兩次,兩次都體現(xiàn)了男主的光環(huán)。
雖然在第一次中害怕的成份居多,但走出地獄重新面對支離破碎,步步唯艱的現(xiàn)實,更需要勇氣與承擔!
而出現(xiàn)在終極游戲中的第二次,則完完全全地體現(xiàn)了男主人性的光輝!贏得了對手需要用生命才能洗刷的羞愧!贏取了幕后玩家的震撼與尊重!「那可是垂手可得的4*6億??!」
所以凡事到最后,拼的還是人品。
* 一起來飽暖思隱喻?耐人尋味的幾何圖形,除了等級,是不是也有人性幾何?
迷宮般的通道,為走不出的生活所困?
椪糖游戲,生活如舔狗?
被反復強調(diào)的學霸:他以第一名考進首爾大學經(jīng)營管理系
五常貴賓?
一句「好雨知時節(jié)」的臺詞來得促不及防
從1始,以4*6結(jié)?
韓國教派亂象?
劇尾: 主角一頭紅發(fā),一掃頹廢與迷茫,重燃起生活的希望?
寫在最后:
劇終的「剛布會」安排,導演其實有點自作聰明,并為此沾沾自喜。什么叫畫蛇添足?這就是。
《魷魚游戲》一劇明顯還會有第二季,「剛布會」更適合放在下一季的開頭。
人間自有真情在,應該要順其自然來描繪,而不是強行加塞來生硬地證明。
規(guī)則內(nèi):
總有人會鋌而走險「姜曉」,
總有人會獲得內(nèi)幕「醫(yī)生」,
總有人會有意無意地引導規(guī)則「德秀」,
總有人即便身陷困境,也能保持冷靜地觀察/分析/與判斷力「學霸」,
總有人會利用規(guī)則「學霸」。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。
導演/編劇黃東赫在劇中故意設置了后門,而大部分的人卻選擇了「向死而生」,啊呸,別污穢了這個詞。
向死而生是多么英勇地,一往無前和義無反顧??!
所以,可悲,可嘆,但并不可惜。
殺死他們的兇手是他們自己,而兇器是齷齪,是懦弱,和貪婪。